开鑫五金网 >> 滤清器

中部地区要寻找自己的发展个性0照相机电池

2022-07-26

中部地区要寻找自己的发展个性

积极鼓励东部地区企业采取联合开发、互利合作、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中部省份的支持力度。中部省份根据与西部地区的资源互补、产业互补关系等,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

中部省份要实现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中迅速崛起的目标,必须正视、解决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采取正确措施,把握发展机遇,以实现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进一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如何做到这些?本次论坛邀请到了中国中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尹继东教授,和中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南昌大学陈斐副教授,就此问题展开对话。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财经时报》:你认为中部地区应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陈斐:面对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的历史机遇和西部大开发浪潮的冲击,中部省份能否适应新形势,取得大发展,实现迅速崛起的目标,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环境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改善经济社会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服务环境。

为此需要:1)解放思想,树立新的发展观念,敢于突破,探寻加速中部省份崛起的新思路;2)大力改善基础设施;3)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夯实中部崛起的产业基础;4)完善地方发展政策;5)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努力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和法制环境,积极培育、完善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6)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以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

《财经时报》:你觉得中部省份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要做那些工作?

尹继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中部省份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中迅速崛起的基础和迫切要求。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落后和不足,已成为制约中部省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国家投资进行,发展相对落后。中部省份铁路密度相当于东部水平的80.0%,公路密度仅相当于东部水平的61.5%;万人拥有电话用户比例分别相当于全国水平和东部水平的77.4%、54.0%,万人拥有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分别相当于全国水平和东部水平的73.3%、55.8%。

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性、前提性的工作,应先行建设,适当超前。既要搞好各省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重视大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是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包括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在内的交通设施建设;二是加强电网、通信广播电视以及城市道路、给排水等设施建设;三是加强水利建设,尤其是水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主要湖泊的综合开发工作。

以科技和教育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财经时报》: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中部各省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大力度?

尹继东: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为中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但是仅仅通过梯度扩散来加快中部经济发展是不现实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了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中部省份产业选择应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发挥区域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建立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包括稳定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第三产业等,建立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的主导产业体系。

东部地区大量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先行发展之后,已经开始进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变革,从而有可能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一般加工业向外转移。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讲,中部省份环境、资源、市场、区位和经济技术基础等各方面的条件配合较好,更具有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条件和基础。

在东部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西进的过程中,将会有相当一部分要流经中部,甚至扎根于中部,促使中部省份培育市场,强化聚集扩散中心的地位,从而增强资源配置能力,获得新的发展活力。

《财经时报》:科技和教育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你认为中部地区在科技和教育方面应如何大力发展?

陈斐:实现中部省份的迅速崛起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实现产学研相结合,集中力量培养高水平人才,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同时注重提高劳动力和人才素质。

中部省份经济发展必须研究适应新形势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特别是要采取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加快中部省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包括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和国家的扶持力度,加快基础教育发展;建设远程教育体系;提高教师素质;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加强学校建设力度;改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硬环境等。

中部省份应当发挥中部高校综合优势和研究力量的作用,确定科技工作的突破口和重点领域,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我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需加强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科技进步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

选准自己的发展极

《财经时报》:在加快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中部地区应该如何培育经济发展极?

尹继东:中部省份城市化水平较低,中小城镇对大城市的依存度较高,制约着其经济发展步伐。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部省份也应实行非平衡发展战略,选准自己的发展极,集中建设,进而带动整个中部省份的发展。

应当根据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战略地位、现有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来确定,并体现层次性和网络化。纵观中部六省的发展状况,我们认为应该以武汉市为中部六省的核心发展极,以郑州、长沙、南昌、合肥、太原为二级发展极,以六省的中等城市为三级发展极,一、二、三级发展极之间通过产业、市场的纽带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核心发展极与梯级发展网络。

中部省份迅速崛起的实现离不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立足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工业技术落后等问题,依托铁路、公路等,形成经济带,建立各具特色的经济增长区。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龙头作用和辐射作用,改善经济布局,引导经济向纵深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依托和桥梁作用。

《财经时报》:中部省份在享受中央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应如何调整与完善自身的经济发展思路?

陈斐:中部省份迅速崛起目标的实现同样离不开一系列扶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过程中,中央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同样对中部省份给予优惠和倾斜。

此外,在积极争取国家的开放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发展政策等更大支持的同时,中部省份各省还应当结合实际,大力完善地方发展政策,制定有竞争力的产业投资政策、土地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和人才政策等,构建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我认为,应当加强这样几项国家与地方的政策调整与完善工作:(1)优先安排基本建设投资。加大国家在交通运输、通信和水利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帮助中部省份改善投资环境。对跨地区的能源、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国家投资为主进行建设。

(2)优先投放信贷资金。增加中长期贷款,支持中部省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支持中部省份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的金融服务方式,加快有竞争优势的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做好科研信贷工作;支持地区经济合作,特别是制定有关金融政策支持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服务机构功能和金融市场建设,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3)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逐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财政政策支持的重点包括:调整支出结构,作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投资来源多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4)高速区域税收优惠政策。适当增加对中部省份的税收优惠,特别是要制定有利于中部省份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税种,使其更科学、合理地反映经济发展成效和不同地区的税源差异。

(5)制定有效的人才政策,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吸引和留住一流的人才是实现中部省份迅速崛起的关键。要制定有效的政策,为各类人才创造相应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解决人才外流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吸引人才。

(6)完善地方发展政策。中部各省还应当结合实际,制定有竞争力的产业投资政策、土地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和人才政策等,构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

《财经时报》:你认为应该如何探索与东部、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尹继东:要实现中部省份的迅速崛起,最根本的还是要发挥中部省份自身的力量,按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中部省份应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将自身优势与东部地区技术、人才、管理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及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潜在的巨大市场优势结合起来。

在中部省份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合作中,要本着“平等竞争、相互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广泛领域内合作的新模式。

积极鼓励东部地区企业采取联合开发、互利合作、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中部省份的支持力度。中部省份也应根据与西部地区的资源互补、产业互补关系等,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如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从而使中部省份受益。

上一篇:外资并购新规提交发改委 禁购名单正在酝酿下一篇:外资盛宴中的一百单八将

百顺达

高铁模型

零基础学针灸

大额增资

救护车租赁公司

实验室装修

友情链接